中藥制藥廠的原料品種多、成分復雜,許多原料需要經(jīng)過粉碎后再加工使用,原料粉碎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大量的粉塵,特別是一些特殊材質(zhì)的原料,粉碎難度大,產(chǎn)生的粉塵也特別大。針對這些問題,結合設備特點,我們提出了合理的凈化除塵設計方案。
我們中藥制藥廠原料車間的原料粉碎工藝間,中央空調(diào)凈化系統(tǒng)的 GMP 標準要求,使得粉碎和除塵是既矛盾又難解決的問題。尤其對于像桃膠和豬蹄殼為原料的混合藥原料的粉碎工藝,桃膠熔點低,粉碎過程產(chǎn)生的熱使粉碎機刀板粘膠;豬蹄殼韌性好,難切削。它們都采用了柴田式粉碎機多次過篩粉碎工藝解決,但工藝間粉塵太大,既不符合GMP 要求,又有損工人身體健康。使得國內(nèi)各中藥廠和制藥機械廠為此設備大傷腦筋,解決的都不理想。
2003年我們對中藥廠原料車間的原料粉碎工藝間的 GMP 凈化除塵要求進行了分析研究,設計了既滿足 GMP 凈化要求,又適應生產(chǎn)需求的凈化除塵方案,經(jīng)過近十年的使用運行,驗證是理想的,完全滿足各項凈化指標。借助 GMP 改造,真正解決了十幾年來行業(yè)中公認的技術難題。柴田式粉碎機多次過篩粉碎工藝,將粉碎后的藥粉在粉碎機刀板扇風作用下上揚到蝸旋分離器,顆粒分離后,再經(jīng)濾袋組內(nèi)泄壓并濾下藥塵;振動篩過篩后顆粒大的藥粉再回粉碎機繼續(xù)粉碎,這樣周而復始,直至達到藥粉粒度要求為止。所以這個工藝間塵源有 3 個以上,而且塵量很大。通過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藥粉雖然上揚彌漫,但終歸是在重力作用下必然慢慢下落。而過去的排風除塵措施都是上部布置很大的排塵罩,然后通過頂部排風管道排到室外,由于新風補充不足,雖然風機增至7.5 kW但風量仍然不夠大,多年來幾經(jīng)改進,效果仍然不理想。
我們經(jīng)過分析,原設計風流方向與粉塵顆粒下落方向相反,不僅不能將粉塵排出,而且起到了將粉塵向上揚起的作用。隨之,我們采用了加大潔凈風頂部送風量,改用下部回風口回風排塵的措施。這樣加工過程中揚起的粉塵在頂部送風的作用下,有向下壓制揚塵的作用;而且下部回風有利于在粉塵下落過程中加速和引流排出的效果。
原料車間的原料粉碎工藝間的生產(chǎn)設備布置如
下所示:
電氣控制柜 1,
粉碎機 2,
蝸旋分離器 3 ,
濾袋組 4 ,
振動篩 5 。
原料車間的原料粉碎工藝間的凈化除塵設備布置下所示,
新風機組 11,
靜壓送風口 12,
回風口 13,
除塵排風機組 14。
新風由頂部新風口向下送入,滿足粉碎機吸料口新風需要和人篩粉碎時對新風的需要。粉碎間彌漫的粉塵由下部回風口經(jīng)回風管道及除塵排風機組排出;粉碎機扇出的帶藥粉的氣流經(jīng)蝸旋分離器3 和濾袋組 4 在濾袋室由濾袋泄壓,再經(jīng)濾袋室下部回風口經(jīng)回風管道及除塵排風機組排出。為防止振動和噪聲,設備和風口管道接口設有軟連接。送風口設有風量調(diào)節(jié)閥門。
柴田式粉碎機 FZ-400,電機 22 kW;新風機組雙進外轉(zhuǎn)子風機風量 4000 m 3 /h~8800 m 3 /h,電機 2.2 kW;排塵機組雙進外轉(zhuǎn)子風機風量 4000m 3 /h~8800 m 3 /h,電機 2.2 kW;粉碎工藝間面積為 6 × 4+2 × 6 m 2 。
機器安裝調(diào)試后,在試運行生產(chǎn)發(fā)現(xiàn)除塵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,檢查的結果是施工人員把原設計的兩個機組外轉(zhuǎn)子風機換成0.75 kW了,因桃膠和豬蹄殼這兩種原料的混合藥原料產(chǎn)生的粉塵量比較大,而且粉塵顆粒也比較大,風機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,但已觀察到粉塵軌跡流向很理想,之后更換風機后運行,效果非常理想,多少年沒解決的問題終于都到了解決,使該藥廠既兩次順利通過GMP認證,也使得工人們告別了粉塵污染對健康的危害,效果很好。
5 結語
該設計已運行近十年,效果很好,全面反映無異議。對于中藥制藥廠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設計,而且使用方便靈活。
首頁 | 產(chǎn)品中心 | 新聞資訊 | 關于我們 | 在線留言 | 聯(lián)系我們
Copyright @ 2022 青島德瑞鑫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. All rights reserved.